(2024年3月14日市政协机关党组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中共政协莆田市委员会机关党支部(以下简称“党支部”)建设,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增强机关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服务市政协党组和机关党组中心工作、服务委员履职、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市政协机关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党支部设置及基本职责 (一)党支部设置 1.基本要求。机关党支部的设置应实现党的组织对全体党员的全覆盖,市政协机关所属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按照“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的要求,由市政协机关党委决定设置若干个党支部。 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应当划分若干党小组,每个党小组不得少于3名党员,党小组长必须由正式党员担任。党员数量较少、活动比较方便的党支部也可以不划分党小组。 2.党支部设置调整。对因党员人数或者其他原因,不再符合设立条件的党支部,由机关党委及时予以调整或撤销,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二)党支部班子队伍建设 1.支委会职数。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一般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正式党员不足7 人的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设1名书记,必要时可以增设1名副书记。不设委员会的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出现空缺,应当及时进行补选。 2.支委会任期?;氐持Р课被岷筒簧柚Р课被岬牡持Р渴榧?、副书记,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一般每届任期3年。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制度,任期届满前,一般应提前4个月向机关党委书面报送换届请示,机关党委批准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做好换届工作。未经机关党委批准,不得延期或提前换届。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机关党委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3.支委会班子成员。要按照党建、业务双强的标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人选必须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领导能力。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督促党支部其他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抓好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坚持每年1次向机关党委和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党支部副书记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党支部其他委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三)党支部的基本职责 机关党支部应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发挥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作用,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 1.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党的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干部和群众,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2.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业务知识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知识。 3.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突出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4.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了解群众诉求,维护群众正当权利和利益。 5.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6.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推进机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协助机关党组(党委)管理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对机关干部进行考察、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奖惩提出意见。 8.按照规定向党员、群众通报党支部的工作情况,公开党内有关事务。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 二、党员队伍建设及基本要求 (一)党员发展工作 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实行新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做到程序规范、材料齐全、手续完备。 (二)党员教育培训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科学制订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符合机关干部特点、贴近党员思想、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加强党员党性观念、宗旨意识的教育,积极搭建党员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党员参加党内专题教育,创新党员学习形式,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学时制度,党员每年教育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 (三)组织关系管理 党员组织关系应做到明确、规范。认真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外出流动登记等工作。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接收要有登记记录,转入党员及时编入支部,掌握转出党员纳入基层党组织管理情况。每年定期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对失联党员、空挂党员、口袋党员要排查到位。 (四)党费缴纳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规范党费收缴和使用工作,及时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具体数额,组织督促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党费使用合理合规,真正用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每年对党费收支情况进行1次公示。 (五)党内激励关怀帮扶 及时了解党员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认真落实党内关怀帮扶规定,把精神激励、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结合起来,注重思想引导,真情关爱党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关怀帮扶生活困难党员,不断激发党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三、党支部的基本工作制度 机关党支部应当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经常、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或者党小组组织生活。 (一)“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叭嵋豢巍庇Φ蓖怀稣窝昂徒逃怀龅承远土?,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要内容,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 1.党员大会制度 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党支部党员大会所形成的决定、决议,要进行表决,须经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半数以上党员同意方为有效。 议事范围:听取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按照规定开展党支部选举工作,推荐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选举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和表决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讨论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2.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制度 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由支部委员参加,一般每月召开1次,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党支部书记不能参加会议时,可以委托副书记或委员召集并主持。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的支部委员参加。 议事范围:研究制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意见,讨论研究应当由党支部决定的重要问题;讨论、检查党支部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情况;讨论决定向上级党组织的请示、报告、总结等重要事宜;讨论党支部委员会向支部大会的工作报告。 3.党小组会议制度 党小组会是指由党小组长召集并主持、党小组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 议事范围: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研究贯彻执行决议的措施;听取党员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检查党员完成党支部分配任务的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状况,并向支部反映意见;选举党小组长,酝酿支委候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等。 4.党课制度 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的形式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的有效方法。党支部每个季度应当上1次党课,以集中学习为宜。 党课应当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党课教育的方式方法应服从于党课教育的内容,可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讲授党课,也可将党员的自我教育与党课教育结合起来、把先进人物的现身说法与党员座谈讨论结合起来,提高党课教育效果。 (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 组织生活会是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党员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党内生活制度。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一般由党支部书记主持。 (三)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民主评议党员是指党支部组织党员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召开党员大会,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组织党员进行评议。党支部委员会或党员大会根据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情况,提出评定意见。一般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可以结合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个人自评和党员互评可以在党小组进行。预备党员参加民主评议,但不评定等次。 (四)谈心谈话制度 谈心谈话制度是指通过个别谈话、集体座谈、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深入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有组织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党支部应当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谈心谈话应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帮助提高,既要主动谈自身毛病,又要直接点出对方不足,特别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应坦诚接受并相互提醒。对外出流动党员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了解思想和工作情况。 党支部应当注重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对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应上门谈心,主动关怀、听取意见。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对受到处分处置的党员以及有不良反映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五)主题党日制度 党支部应从实际出发,明确规定主题党日活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固定每月15日前后1天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因特殊原因不能进行的,可延期开展,并报告机关党委。 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主要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应突出党性,体现党的生活特点,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原则性与方式方法灵活性多样性的统一;应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党支部自身建设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应突出一个主题,做到科学安排、准备充分,不断提高主题党日活动的质量。 四、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基本途径 (一)服务中心工作 机关党支部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贯彻执行。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推动党建工作与政协机关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带动和促进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完成。 (二)服务基层群众 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市政协党组及市政协机关党组关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规定,抓好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的落实,贯彻“四下基层”工作要求,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党员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鼓励党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主动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发动在职党员到工作地或居住地社区报到并参加志愿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服务群众工作。 (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党支部要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形势任务和国情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帮助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增强全局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要坚持并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针对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及时有效加以引导。建立健全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关爱困难干部职工,在“七一”、春节期间开展慰问活动。 (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积极开展争创“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党支部活动,引导党员主动对标“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争做合格党员。按照上级党委部署,做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的推荐工作,积极做好先进典型的培育、推荐和宣传工作。 五、党支部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 (一)工作经费保障 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合理确定机关党支部的党建活动经费,原则上在部门预算公用经费中列支,在年度部门预算中合理保障??怪卮蠡疃?,专项经费拨付应及时到位。严格执行机关单位财务管理有关制度,规范活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 (二)场所阵地保障 1.基本要求。根据机关实际情况建设党员活动室、会议室,为党支部开展活动、展示支部文化提供场所保障?;疃∷Σ贾霉娣叮笆备律锨街贫?、内容,能够满足全体党员学习、会议等需要。条件允许的可以设立党员之家、党员谈心室、党员活动室等,提倡一室多用。 2.党建阵地。合理布置党旗、党徽、党建工作展示板等,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基本制度等。可在公共区域合理设置 “党建文化墙” “党建文化廊”等,宣传党建文化,展示党组织、党员活动和优秀党员风采,营造浓厚的党建工作氛围。 3.簿册建设。实行党支部工作全程纪实,档案材料应及时立卷归档。支部会议和活动记录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党费收缴和党建工作经费使用账、专题教育活动相关记录等支部基本档案材料健全齐备、管理规范。 (三)工作机制保障 1.工作指导机制。市政协机关党委应当把机关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定期研究讨论、加强领导指导,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机关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帮助和指导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 2.党务公开机制?;氐持Р坑ψ龊玫衬谇榭鐾ūê偷吃倍ㄆ谄酪榈持Р堪嘧映稍?、党务公开等工作,保障党员对党支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3.联系服务机制。坚持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和到基层调查研究制度,了解社情民意,做好矛盾化解和维护稳定工作。落实机关联系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发挥政协职能优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4.责任落实机制。机关党支部每年就工作开展情况和加强自身建设情况至少向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汇报1次工作,每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1次党建工作。 5.党内监督机制。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党员监督作用,支持党员行使监督权利、履行监督责任;发挥支部纪检委员的作用,加大对党员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加强支部党员的监督管理。 |